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本网讯)2011年8月6日,佛学名家王雷泉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引领广大爱好佛学的企业家们进入了佛学修习的智慧法门。以入世心,悟出世佛,为学员们刻画了一幅佛学智慧指引下的俗世人生。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佛陀当年放弃王位之尊,出走他乡,体味民间疾苦,感受世间沧桑。以大无畏的精神证得无上佛法。他的超凡入圣的道途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佛法不离世间,是原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生命境界。
佛法参悟并超越了世间万象,注重心灵、精神境界的营造。它能够让人在物欲横流的污浊世间保有一颗平静淡定的心,让你在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面前,感受到慈悲而温暖的关爱力量。如今,我们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同时,也正在遭受着为物所役,过度消费,进而逐渐丢失人之本然的因果业报。王老师开场历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一方面物质层面迅速丰富,一方面我们的心灵花园却是严重的荒芜!针对这种情况,他开出的对治药方是:中国经济需从单纯的以追求GDP为宗旨的知识经济时代,转为有佛学智慧滋养,物质与精神均衡发展的善知识经济。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财富人生三等分
佛家不排斥财富,认为财富乃是业力因果所生。财富本身没有罪恶,罪恶在于不正当攫取财富并对财富的滥用。王老师语重心长地为大家讲解了佛教对财富的处置方法:首先允许自己衣食而足的享受生活,同时又要有一定的盈余作为发展产业的资本,其次就应该慷慨的布施他人、这里要首先想到布施自己身边的人。在此基础上,依照《善生经》但除其病,不除其法的原则,指出“财富的获得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除了自身的辛勤劳动,还有其他的各种助缘,因此获得财富之后,还不能忘记与人分享,从而形成互助互利的良性环境。”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中午时分,学员们的心灵得到洗礼的同时,我们书院的毛老师带来了“易筋经养生操”的体悟分享,让众多企业家学员真切感受到了传统养生之妙。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眼看人生 减法真世界
佛的梵语为“佛陀”,译为“觉悟者”。是生命境界的极致,也是生命现象的终极究竟。他不似基督教、伊斯兰教教义中有万物的创造者,也不是末日审判者。佛的觉悟脱胎于俗世人生,佛眼关注的是世间万物的缘起及业力因果的循环,追求的是圆满清静的法界。为此,佛教看世界是一个苦、集、灭、道的修炼过程。苦是他对俗世的一个整体价值判断,个中滋味颇似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永远不圆满、缺憾的状态。集是污染我们精神,阻断我们真实看世界的各种烦恼,灭就是从烦恼中解脱,道就是教我们如何成佛的方法。而我们若要追求真实不虚、回归自我的自由洒脱人生,就需要学会用减法,除去蒙在心头的尘垢,拨除萦绕心头的雾霾。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佛教以改变人心为改变世道,因此,求养心之道,莫善于学佛。王老师用富有激情和幽默的言语,呼吁大家学佛需持“缘起性空”与“业力同体”二论,以智慧和慈悲的力量灌注我心,向着成佛的道路铿锵而行,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 佛法世间觉:佛学名家王雷泉九州讲堂诠释佛学智慧与养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