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书院讯:期待已久的徽州寻梦之旅终于在这个纷芳的人间四月天出发了,一到黄山市,九州的学友们就受到了黄山同窗葛宏图同学的热情接待。在他的雪月楼—九州书院黄山分院,高朋满座,宾主尽欢。在座还有黄山文化界的文化名人,合肥书画院的凌院长以及金学研究专家苟洞老师。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徽者,美好之谓也。徽州,即是美好的地方。陶行知说,世界上只有瑞士能与家乡徽州相比。胡适则称,没有徽州人,那里只会是一个村落。她是后儒家主义的发源地,一村一落,一人一物,无不浸染着深厚的程朱理学风气。第一站的徽文化博物馆全方位展现了那一时代辉煌灿烂的文明风貌,更加深刻的理解到汤显祖为何发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徽州民居讲究天人合一,在房屋建造时,徽州人犹如一个丹青大家,以大自然为底色,零零落落点缀安排着住所。讲究的是人在画中居的美妙意境。而徽州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在细节着眼,呼应布局,让徽建成为古建筑中的珍品。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贾而好儒的徽商特点,极大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发展。商人热爱收藏书画,资助文化,让徽州墨、砚,刻书,篆刻以及书画都得到了空前繁荣。
入住唐模村。远离的热闹喧嚣,远离了繁忙的夜生活。你还记得儿时或者更远时那那安静的家园吗?红灯笼映衬着夜色中的小村,宛如半遮面的小家碧玉,静静的流水,偶尔的犬吠,清晨的鸡鸣,薄雾中河边洗衣的妇人。好一副静谧和安详的乡村美景。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探秘徽商文化,寻找中国式雅致生活源头---徽州游学记行]()
“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 山多田少的自然环境早就徽州人吃苦耐劳的特点。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条件。而贾而好儒的特点也让徽商成为有文化有信仰的商帮。这也正是徽商区别于其他商帮的特点。正因为徽商的崛起和发展,让徽州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让儒家的雅致品位和追求,落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对艺术的品位和整体文化的素养是后人自叹不如的。人生最终还是要回到生命的本质,那么那些貌似无用的东西,最终会成为滋养生命的最重要的养分。原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安徽省徽学会会长、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世华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两个半天的题为《徽商.徽商精神与徽商文化》的精彩课程。在课前一个月,王教授就精心准备了长达一百多页的PPT讲义,每个字每幅插图都经过用心的设计。还特地叮嘱讲义打印出来后先寄一份给他备课用。王教授是徽商专家,类似的课程应该讲过无数次,但依然以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每一次的授课,这大概也是徽州人崇理重信,重视教育的真实写照吧!
徽商与晋商的追求不同,他们不止追求富,更想要贵。从商是他们科举不成的无奈之举。而非晋商学而优则商的洒脱看法。而他们的陨灭也正是与这一点有关。中国古代商人一直很可怜,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结构,也无法给予他们合适的话语权。于是身份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有钱之后,他们更渴望的是社会对于身份的认同。于是自卑和小心让他们成为依附皇权大树的菟丝草。课程结束了,有了博物馆务虚层面的挖掘和老师人文全面的提领。我们对徽文化的雅致之美,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下面几天,我们就要去实地多看看,印证所学,并能够从中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
沿着徽州绿道前行,到达潜口民居。这里搜集了散落于各地的徽派建筑。由专家为一砖一梁编号,依山重建。也算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此也被成为明清徽建博物馆。
神奇的风水八卦村-呈坎,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1800多年历史。整个村落按照《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若迷宫。 徽州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她的宗庙制度。呈坎的罗氏宗祠大气恢宏,庄严肃穆。主殿的柱子为金丝楠木,专家估价3亿左右。而宝伦阁主要是供奉罗氏男性的地方。正殿为做官者,左殿为从商者,右殿为平民。殿上梁柱上印着徽商出行所带包袱的图案,取抱负之意。侧门则内,供奉女性牌位。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不得不说罗家还是相对开明的。店内没有多余装饰,柱子房梁皆是规规整整的,取意女子在家要规规矩矩,死后才能荣归祠堂。
龙川村是原河南濮阳人士胡焱移居徽州所建,胡氏一族在此聚居。龙川村沿河而建,背山面水,形如大船。风水非常好。后来风水大师赖布衣指点,风水唯一的缺陷就是全村人的姓,胡通浮,船舶漂浮,非长久富贵之相。需要请来丁姓人家,丁为铁,喻为船锚。安定这艘大船。于是,胡家把善待丁家写进族谱,胡家果真越来越昌盛,英才辈出。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传说为了不让丁家分了胡家的风水,赖布衣曾经偷偷改动了丁家祖坟,使丁家代代单传。事实上,丁家传了24代,真的是代代单传。中国的风水神相果真的是神秘难测,不可思议呀!有了龙川这块风水宝地,胡氏一族果然代代相传,英雄辈出。38代胡宗宪为明代抗倭名臣,官封兵部尚书,戚继光为他麾下名将。48代是我们的胡主席,那张老照片左二排第一位便是他青葱时代的。至今还悬挂在胡氏祖屋。
棠越牌坊群,七座牌坊七个故事,从敕建,圣旨,恩荣到御制。有孝子割肉救母,有守贞六十年,扶育前妻孩子成才的善良女人,也有慷慨解囊,赈灾救民的积善之家,也有获罪奸臣,铮铮铁骨的直臣,更有父子争死,感动敌军,唯一的御制的慈孝坊。表扬的是忠孝贞义的普世价值,现在的我们迷失在西方的价值观中,认为这些束缚了人的天性,但是什么才是自由?自由究竟释放的是野性还是天性呢?我们不能理解那一个个闪耀忠孝贞义的故事,是因为我们的善良,以及作为东方礼仪之邦存活的文化土壤易经不复存在了。如果能象孔子那样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才叫真正的自由。
渔梁坝惹离愁,良人一去难回头。 说到徽商,就不得不提他们背后那一群仰事俯育的徽州女人。青瓦白墙锁住了她们最美的年华,青山绿水抚不平她们眉间的哀愁。嫁给了商人,嫁给了离愁,嫁给了漫漫无尽长夜。女红有多精美,哀怨就有多深刻。荣光的圣旨送来人人羡慕的诰命,然而一生的良人呢?一生的等待,让那一个个窈窕美丽的身影终究化作却在烟雨之中一座座冰冷的牌坊……
带着些许离愁和更多的意犹未尽,我们结束了此次的徽州游学,有学员评价说这是他参加过的最好的一次游学,不急不赶的行程,原汁原味的风光,深度的课程和文化体验,美味的地方特色,似乎正应了游学九州的宗旨---回归自然,回归文化,回归心灵,返璞归真。期待六月的川蜀文化之旅,我们去走一走雄奇险幽的三国故道,体验另一种别样风光。